印度媒体近日抛出一则爆炸性消息:中国拒绝向巴基斯坦出口东风-17高超音速导弹,理由是担心技术可能泄露给美国。这一报道立即引发广泛关注,毕竟中巴两国素有"巴铁"之称,中国为何会对最亲密的盟友说"不"?
东风-17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高超音速导弹,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。这款导弹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,能在临近空间进行复杂机动,现有反导系统几乎无法拦截。自2019年亮相以来,东风-17一直被视为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,其技术机密程度远超普通武器。
中巴军事合作历史悠久,从上世纪60年代延续至今。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JF-17"枭龙"战斗机、"雷电"系列导弹、"红旗"防空系统等都来自中国支持。在2025年5月7日的空战中,巴方使用中国提供的歼-10CE战机和PL-15E导弹,以零损失击落6架印度战机,其中包括3架法国制造的"阵风"战机,充分证明了中国武器的可靠性。
印度媒体此次炒作中国拒绝提供东风-17,背后暗藏多重动机。首先,印方试图通过虚构巴基斯坦CM-400AKG导弹被印度S-400拦截的假象,夸大常规导弹威胁;其次,渲染巴基斯坦因"无法突破印度防御"而被迫求购东风-17的恐慌;最后,将中国塑造成"技术守财奴",暗示中方担忧武器表现不佳或被泄密。
事实上,印度自身在高超音速武器研发上陷入困境。其号称"印度版东风-17"的BM-04导弹外形阻力大,未采用乘波体设计,实战能力存疑;与俄合作的"布拉莫斯-2"号称速度8马赫,却至今未进行试射。当技术落后成为事实,炒作威胁便成了最佳掩护。
东风-17作为"镇国重器",其非卖品属性由技术含金量决定。采用乘波体构型滑翔弹头,末端速度可达10倍音速,独特轨迹令现有防空系统形同虚设。作为全球唯一实战部署的高超音速武器,它是中国不对称作战能力的核心支柱,战略意义远超一般武器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中巴两国均未证实印媒报道的"中国拒绝巴基斯坦要求",这更像是印度方面的一厢情愿。中国对战略武器出口向来保持谨慎态度,即使对最亲密的盟友也不例外。这种谨慎并非不信任,而是对国家安全负责的表现。
印媒此次炒作背后,反映出印度对自身军事实力的焦虑和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忌惮。在地区军事平衡问题上,中国始终秉持负责任态度,任何尖端武器的出口都会经过严格评估。东风-17的去向,最终取决于国家战略利益,而非外界猜测或施压。
配资平台经营,证券配资的条件,天天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